文昌市(县)乡镇中学之一罗峰中学
=1884+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、笃学、济世”的价值观+不屈不挠的华侨精神与社区服务精神,
罗峰中学前身为罗峰书院,由乡贤云凤若于1884年联合海外侨胞捐资创立,是海南现存最古老的学校之一。书院早期掌教徐芸阶、韩升阶等名士,奠定了崇文重教的传统。1905年科举废除后,书院于1908年改制为罗峰高等小学堂,成为琼北地区新式教育的先驱。
1926年校舍毁于火灾,1931年由冯官尧、周威梅等组建校董会,募集华侨捐款9.6万光洋,重建校舍并更名为罗峰小学校,1937年发展为罗峰高等小学。抗战期间校舍遭日寇破坏,1947年爱国华侨与校友再次筹资复校,成立私立罗峰初级中学,标志着华侨捐资办学的制度化。
1952年政府接管学校,1951年开设高中部,成为完全中学。1960年代高考成绩名列海南前茅,1966年因“文革”改名“南海战校”,1973年恢复原名并走上正轨。1984年扩建教学大楼,2003年校友周文治后代捐资18万元重建南洋风情钟楼,延续华侨精神符号。
裴用福校长(1930年代) :归国华侨,多次赴泰国、新加坡动员乡侨捐款,推动1930年代校舍重建,奠定现代校园格局。
陈爱玲校友(2003年前后) :捐资35万元建成“陈爱玲楼”(学生公寓),设立专项奖教助学金,成为校友反哺母校的典范。
五四运动先驱郭钦光:1919年作为北大学生参与爱国运动,成为学校早期培养的杰出代表,其精神被纳入校史红色文化传承。
1960年代高考辉煌:1960年高考成绩位居海南前列,为新中国建设输送大批人才。
2006年高考突破:96名考生中2人超600分,重点大学入围率72%,凸显教学质量。
1931年重建工程:华侨集资9.6万光洋(约合现人民币数千万元),建成南洋风格主教学楼。
2003年扩建浪潮:700名华侨捐款400万元,使学校容量从500人扩至1500人,成为文昌农村教育核心。
累计贡献:截至2007年,华侨累计捐资过亿元,覆盖教学楼、宿舍、奖学基金等。
华侨爱国精神载体:校园内刻有500余位捐资者芳名的石碑、钟楼,成为华侨“根文化”的物化象征。
教育公平推动者:通过“华侨捐一点、社会筹一点、政府拨一点”模式,缓解地方财政压力,助力农村教育普及。
校董会制度:1931年成立校董会,统筹华侨捐款与校务决策,形成“华侨-校方-政府”协同机制。
布局优化:2008年前已启动教育资源整合,为后续高中部撤并(2013年)埋下伏笔。
硬件升级:2003年启动危房改造,政府拨款与华侨捐款结合,确保办学安全。
持续的制度化传承:从书院到现代中学,华侨捐资贯穿140年校史,形成“华侨-学校”共生模式。
官方与学界定性:中国侨联、海南省地方志等权威资料均明确认可其“第一校”地位。
由印尼华侨张榕轩兄弟捐建,初期为私塾,1903年改制为新式小学,比罗峰书院晚19年,且非中学建制。
马来亚华侨陈金钟资助设立,以免费教育贫寒子弟为主,属传统义学,未形成现代学校体系。
结论:此类机构早于罗峰书院,但属于传统教育形式,未被纳入“现代中学”范畴。
部分闽粤宗族利用华侨汇款修缮祠堂、兴办族学(如福州林氏宗塾,约1820年),但资金为家族侨汇而非专项教育捐资。
19世纪初,东南亚华侨资助基督教会在厦门、广州等地创办教会学校(如1844年厦门怀仁女塾),但主导方为教会,华侨仅为辅助角色。
由菲律宾华侨叶清池等捐资创办,比罗峰书院晚14年,且初期为小学,1907年升格为中学。
美国华侨陈宜禧捐资建立,以职业培训为主,1909年发展为新宁铁路学堂,仍属职业技术教育机构。
虽为海南历史最久书院,但由本土士绅创建,无华侨捐资记录,与罗峰书院的华侨属性不具可比性。
罗峰书院在1884年即建立校董会雏形,由华侨与乡贤共同管理资金,开创“侨资公办”模式,早于清末《奏定学堂章程》(1904年)对民间办学的规范。
校园内保留1884年《捐资芳名录》石碑,明确记载华侨姓名与捐资金额,成为华侨爱国精神的实体见证,此类完整物证在其他早期案例中罕见。
清政府1882年颁布《华侨归国保护条例》,1884年罗峰书院创建恰逢华侨权益受官方关注初期,具有政策响应意义。
一九零五年間廢科舉興學校,先輩林熙甫(字林其)、周經川、韓鑒塘及馮官堯(字對吾)先生等,順歷史潮流,於一九零八年把書院改為羅峰高等國小堂。文昌縣縣長李熙(福建人)親題校名。此時,由於教育制度更新,師生激增,原校舍已不敷使用,又增建了北邊學生宿舍一川、東邊廚房、食廳及校工室一川。開始招收簡易師範學生一班,高小學生二班,聘請韓錦春先生為校長,教員均為地方上名士,尤曾先後聘請過兩位日本教員任課。以後相繼任校長者為韓芍英(曾一度離任、一九一三年即民國二年復任)、馮官堯、雲瀛東、韓秀南(一九一九年二月至一九二四年四月,即民國八年至十三年)、韓芍華(字虛舟)、張景昂先生。期間校名幾更:初改為羅峰高等國小校,繼為第六區第一高級國小校,又改為第六區第一完全國小。公元一九二六年(民國十五年)由謝錫章先生任校長,翌年遭亂校舍被焚,所存者僅景賢堂一眼,東邊廚房、食廳一問及路門而已,但也毀壞得不能使用了。
一九二七年(民國十六年)以來,區中人士,海外僑胞,面對先輩親手創建起來的學校被毀廢,學子失學,無不痛心惋惜,謀為文化復興計,創捐巨款,不遺餘力。於一九三一年(民國二十年)冬組織臨時校董會,由馮官堯、周威梅(宇香岩)先生主持,決定將原校被毀之斷牆殘壁鋤平,擴大建校面積,重建樓房新校舍,更名為羅峰國小校。在新校舍落成之前,即公元九三二年(民國二十一年)二月,暫租墟上店鋪充當課堂招生開課。仍由韓芍華先生任校長。並於同月十五日子時,隆重舉行建校奠基典禮。分為六期建築,前五期竣工較快,第六期較慢,全部工程於公元一九三七年(民國二十六年)七月完成。當時共集資光洋玖萬陸千多大元。
新建樓房校舍落成,全校師生遷進嶄新寬敞的教室上課,一九三八年初至一九三九年,由張景昂、林繞溪先生任校長。一九四零年初,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海南島,霸占羅峰校園為據點,學校被迫停辦。爾後有一段時間,日寇雖撤出校園,但周圍民眾又害怕日本鬼子重占羅峰樓房為營房,使民眾遭受蹀躪,於是組織起來在深夜把房的牆壁推倒一部分,加上日寇占為據點時肆意毀壞,所以在整個日寇侵瓊期間,學校都停辦。
一九四五年秋,日本投降,因校舍被破壞難使用,鄉親父老擔憂眾子弟長期失學缺教,前途不堪構想,於是,舉鄉上下一致推舉周成梅、謝肖珊先生為首組成新的校董會,林廷華、韓漢英先生為名譽董事長,再次動員海外華僑、港澳同胞和當地民眾,捐款集資,重建校園,又恢復了羅峰高等國小。一九四七年發展為私立羅峰初級中學,附設國小部,聘請杜晉勛先生任校長。這次復校,不辭辛勞,主持實際工作者是謝肖珊先生。
由許炳南(字香元、又字子鋒)先生任校長,再更校名為文昌羅峰初級中學。由符振中任校董會董事長,謝肖珊為副董事長。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四年夏由王弗綸、韓兼三先生任校長,一九五二年起由文昌縣人民政府接管。一九五四年秋至一九六一年夏由許奮、陳修偉分別任正副校長。一九五六年改為文昌縣羅峰中學,開始招收秋季第一屆高中學生,是為吾校發展成為完全中學之始。這一時期,學校秩序井然,管教均有章法,學生成績優異,一九六零年參加全國高考名列海南前茅。一九六一年秋至一九六四年夏,由詹先登先生任校長。一九六四年秋至一九六八年,由英若、詹先登任正副校長。一九六四、一九六五年問,在校長英若、詹先登帶領下,全校師生員工積極勞動,開闢了學校南面大運動場,東邊養魚塘五個、大農場個,場裡種上胡椒、橡膠、椰子,另外造林一大片。
一九六六年下半年暴發史無前例的“文化大革命”運動,羅峰中學和全國各地院校一樣,遭受十年內亂的浩劫,校名被改為“南海戰校”,校園變成“文攻武衛”的戰地,教室宿舍家私教具,圖書儀器被毀壞,學校停課。學生則被煽動起來“鬧革命”,走出校門,殺向社會,四出大串連。結果十年寶貴的光陰白白浪費,毀了整整一代人。
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成立學校革命委員會,由蘇大興擔任革命委員會主任,一九七零年秋至一九七二年夏是梁定法、蘇大興分別任正副主任,恢復羅峰中學校名。一九七三年秋至一九八零年夏由裴用福、蘇大興任正副校長。
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,撥亂反正,落實政策,教育重新走上正軌,羅峰獲得新生。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,全校師生共同努力,狠抓管教,勤奮學習,好的校風學風又重新樹立起來。一九七七年,全國恢復統考制度,吾校應,歷屆高中畢業生考上大、中專院校者六十多人,一九七八年考上大、中專院校七十五人,一九七九年考上大、中專院校四十多人。學校的黨、政、工、團組織也逐漸恢復與健全起來。
一九八零年秋至一九八一年夏,由蘇大興繼任校長,一九八一年秋至一九八四年夏由唐南彬、蘇定堯分別任正副校長,一九八四年秋至一九八七年由裴用福、蘇定堯、宋身棟任正副校長。
由於,學生人數急劇上升,吾校原校舍已無法接納與日俱增的莘莘學子的上學需求。於一九八四年組威了廣東省林業廳副廳長符振中、海南僑聯會顧問王弗綸、新加坡華僑陳濟川、周德濂先生為名譽董事長,黃聞榮、謝蔚生、周成根、吳瑞麟等八十多位知名人士為名譽董事。選舉謝肖珊先生任董事長,王壯行、黎志祿,吳敬民、裴用福、周德森、馮舜生同志為副董事長。梁育英等十四位同志為常務董事,潘介民等四十五位同志為董事。新的董事會組成後,各司其職,立即行動起來,積極開展宣傳發動工作,以董事會名義發出兩封集資擴建學校的公開信後,得到泰國、美國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亞、馬來西亞等地愛國愛鄉、熱心教育的華僑、港澳同胞和國內外校友的熱烈回響與支持,慷慨捐獻,共籌到資金四十五萬元人民幣。在款未籌足之前,為了搶時間,儘快興建新校舍,謝董事長、王副董事長和裴校長,當機立斷決定先向國家銀行借貸一部份錢付墊工程費。於一九八五年七月二十五日破土動工,建起兩幢各三層樓的教學大樓,內設教室二十四間,小房十二問,總計建築面積二千六百二十平方米,總工程費人民幣四十五萬元,並於一九八六年七月份全部竣工。經有關部門檢查驗收,一致認為施工符台設計要求,工程鑑定全優,造型新穎、美觀大方、結構實用堅固。從此,大大改變了辦學條件。如今,在校學生有高、國中十九個教學班,在校學生一千多人,教職員工八十六人。成為我縣規模較大,教學設備頗為完善的完全中學之一。這一期耗資巨大、規模宏偉,歷時經一年的擴建工程能夠按時按質接量完成,宴與諸位正副董事長的威望,影口自與廣泛的海外關係,而不遺餘力地動員各地僑胞、港澳同胞熱心支持、捐獻得巨款分不開。尤其是裴用福校長不辭辛勞,親赴泰國發動華僑捐資建校得到符氣益、林明文、吳家富、黃有鏡、黃聞威、符氣石,周成泰等諸位先生的協助做了大量具體工作,功績更為顯著,其志可嘉。
二十一世紀初,為了適應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要求,進一步完著教學設施,旅泰知名華僑符致炳先生,出於對家鄉教育事業的熱心,除帶頭捐款六十萬泰銖外,還親自發動泰國華僑林鴻鵬、陳穎杜先生等二百多人捐款,總共籌集資金人民幣五十八萬元、泰銖四百四十多萬,叻幣八千五百元,將其中六十萬元人民幣配合政府劃撥資金一百二十萬元,建起了五層共一千七百多平方米的崇賢樓——科學館大樓。
二00三年秋,周文治後代周德熙、周德仁周德領昆季,發揚其前輩愛國爰鄉傳統,捐資十八萬元,將其先輩原建的南門鐘樓,拆除重建。
一九九九年至二00四年,羅峰中學校友會,發動廣大校友捐資六十多萬元建校、獎教、獎學。其中校友陳愛玲捐資三十五萬元,並得政府撥款三十萬元,建成一幢三層一千一百平方米的學生公寓樓,學校將其命名為“陳愛玲樓”。Kaiyun中国官方入口
同类文章排行
- 铃木摩天轮026未删减版_铃木摩天轮026未删减版V6
- 多所高校可选宿舍床位!新生发简历找“舍友”
- 全面停止生产!江苏经营的23年家具大厂宣告倒闭员工该何去何从
- 长沙高考复读学校排名(2025单招培训基地2025口碑推荐)
- 被教官按在宿舍c到崩溃V
- 重点关注 守护学生住宿安全创造良好休息环境
- 西湖大学2024本科宿舍曝光:单人间独立卫浴被赞国内高校天花
- 海口:课桌椅变“午休床” 学生休息有保障
- 高考结束新宿舍新生活从这里开始!
- yeezy380水蜜桃满天星区别V
最新资讯文章
- 尚驰集团AI➕定制床垫新品亮相东莞展 诠释健康睡眠新风向
-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:提升心理信息员专业素养筑牢校园心理健康
- 长沙华中医卫科技中等职业学校(du华中医卫本科直通班)
- 大学的床一般多大
- 湖南星城科技技工学校(du 星城本科直通班)
- 好人在身边 2025年第一季度 “你学雷锋 我送鲜花”名单公
- 当腐败渗透进学校的时候
- 爱心助学!南安这所小学收到400套新课桌椅背后故事让人感动!
- 文昌市(县)乡镇中学之一罗峰中学
- 2024家居建材十大国潮品牌评测
- 辞旧迎新 祥蛇献瑞线年新春展望
- 寝室几号床比较好
- 国安宿舍_广州国安宿舍详情-广州搜狐焦点网
- 【前景趋势】一文读懂2024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及
- 大学宿舍选哪个床位好?
- 大学寝室床位选择有讲究过来人:最好别选这三个床位悔恨四年
- 高校豪掷2亿买楼解宿舍难题背后有何考量?
- 晋城脱单盲盒已上线!在家就能挑选另一半!
- 赫斯基:16岁就有球队关注我本可以选择热刺而非利物浦
- 大一新生该如何挑选宿舍的床铺呢?宿舍上下床位选择攻略